——2021年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主要成效紀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知識產權保護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論述,強調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知識產權工作在國家治理中的戰略定位更加明確,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前進方向愈發清晰。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正式開啟。全國知識產權系統立足知識產權事業“兩個轉變”的歷史方位,深刻領會“五大關系”,全力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六項重點”,取得顯著成效,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高位推動 系統部署
2021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堅定不移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高位推動,上下協同,力行“兩個維護”,形成《中共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意見》,明確134條舉措,站位全局,推進知識產權保護重大工作。各地各部門持續推動《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及2020年至2021年推進計劃貫徹落實。以西藏出臺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意見為標志,全國31個省(區、市)均出臺了相關配套政策文件。
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也再次納入中央督察檢查年度考核計劃,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開展檢查考核,活用指揮棒,推動保護工作任務落實落地;天津、河北、江蘇、浙江等地已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考核,同時在全系統內進一步強化試點示范引領,提氣鼓勁激發保護新動能;確定第二批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示范建設工作試點,試點單位累計達到15家;新籌建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50個,在建56個,累計建成18個。
落深落實 強化保護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一年來,全局全系統深刻領會、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知識產權保護重點任務,不斷提高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快構建“嚴、大、快、同”保護格局,取得明顯進展。
“行政保護是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渠道,也是中國特色知識產權制度的重要方面和特色優勢。”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有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全局全系統不斷加強制度創新與系統集成,從加強專利、商標執法指導,發揮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作用,健全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銜接機制等方面著手,提升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效能。具體工作有:制定印發《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辦法》《藥品專利糾紛早期解決機制行政裁決辦法》,建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技術調查官制度;制定《商標一般違法判斷標準》;加快構建行刑有效銜接的保護運行機制等。全系統共計受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4.98萬件,并創造多個“首次”,如浙江開出全國首張專利重復侵權行政處罰罰單、上海完成首例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調解司法確認。
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強化法治化水平的同時,還須從優化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完善維權援助體系、做好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等多方面持續發力。2021年,在深化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和能力建設方面,新批準建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17家、快速維權中心8家,全國保護中心達到57家,快速維權中心達30家,共辦理保護維權相關案件4.3萬余件;與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知識產權糾紛在線訴調對接機制,28個省(區、市)256家知識產權糾紛調解組織已入駐平臺,累計受理調解案件2.3萬余件。在加強維護知識產權領域國家安全方面,會同貿促會印發進一步加強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機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及22家地方分中心有效運行,各中心累計處理各類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案件569件,提供咨詢服務2400余次。
聚焦聚力 破解難題
2021年,全局全系統敢為人先、勇于創新,繼續深化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改革,加強源頭保護和行業監管,在多個重點領域攻堅克難,取得重要突破,為知識產權保護注入動力、釋放活力。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過去一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導各地方,進一步嚴厲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和商標惡意注冊申請等行為。向地方通報四批次81.5萬件非正常專利申請,前三批撤回率達97%。打擊惡意商標注冊申請48.2萬件,快速駁回搶注“長津湖”“全紅嬋”等商標注冊申請1111件,向地方轉交涉嫌重大不良影響及商標惡意注冊案件線索1062條。深入推進代理行業監管“藍天”行動大會戰,共約談代理機構2350家,責令整改2105家,作出罰款與警告220件。
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穩步推進第二批知識產權領域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工作試點。起草知識產權信用管理規定,配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辦法,配合發展改革委制定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基礎目錄和懲戒管理清單,初步建立起知識產權領域失信懲戒政策體系。
立足時下 突出專項
充分發揮知識產權獨特優勢,通過專利技術強農、商標品牌富農、地理標志興農,推進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時下知識產權工作的一項重任。2021年,全局全系統以地理標志高水平保護促進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成效突出。新認定地理標志保護產品99個(其中74個國外產品),新核準地理標志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477件,累計認定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490個,累計核準地理標志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6562件。累計核準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市場主體1.7111萬家,自機構改革以來實現“四連增”。建立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通過單獨申請、互認試點和協定互保等模式累計實現110個中國地理標志在歐保護,134個歐盟地理標志在華保護。
此外,聚焦建黨百年重要時刻和北京2022年冬奧會等重大活動,全局全系統不斷加強知識產權立體化保護。核準“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祝活動標識”等26件特殊標志登記保護。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委會火炬造型等63件奧林匹克標志實施保護。部署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奧林匹克標志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指導各地知識產權管理與執法部門加強奧林匹克標志保護。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以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為主線,以高水平保護制度創新為引領,以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為目標,以加強執法業務指導為重點,以深化保護機制改革為動力,以增強知識產權安全風險防控能力與海外維權能力為基礎,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更好成效。”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 色综合天天综合精品网国产在线 | 亚洲免费AV在线 | 亚洲做性视频大全 | 亚洲中文字幕第30页 | 一级午夜理论片日本在线 |